江苏大学
当前位置:江苏大学 > 院校主页
院校分数线

江苏  

年份 招生批次 最高分 最低分 录取数
2015 本科一批A段 560 542 6
2014 -- -- 6
2013 -- -- 6

学校地址:

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301号

招生办电话

0511-88780048

  • 院校介绍
  • 同省院校

介绍:江苏大学简介江苏大学是2001年8月28日由原江苏理工大学、镇江医学院和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学校座落在江南著名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镇江市,占地面积近3000亩。原江苏理工大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名校,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理工特色明显,综合实力居国内高校“百强”之列;原镇江医学院在临床医学和医学检验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是一所充满生机的新兴医学本科院校;原镇江师范专科学校文理实力较强,是“精品式”的示范性专科学校。江苏大学学科齐全,涵盖工学、理学、医学、文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历史学、教育学等9大门类。学校有机械工程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工程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药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冶金学院、应用科学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京江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学院。学校有机械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农业工程、管理科学工程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机械工程等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25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60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5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和MBA授权点,学校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工程中心,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学校有68个本科专业。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4410人,其中教授及其他正高职人员200余人,副教授及其他副高职人员700余人。学校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6320人,博士研究生380人,硕士研究生2284人。学校始终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把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作为根本目标:先后实行了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学分制、有利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主辅修制、有利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技能培养考核制、有利于尖子学生脱颖而出的优生优培制、有利于高层次人才选拔的硕士研究生保送制等等。近几年来,我校学生多次在全国大学生英语、数学、物理、力学、计算机等统考以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学校既高度重视基础性、原创性的科学研究工作,又高度重视高新技术的研究以及科研成果的转化。近几年学校承接了一大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863”高技术项目、科技攻关项目、国防基础研究项目、博士点基金项目和江苏省重点科研项目等高层次纵向科研课题;同时也面向国民经济重大需求,承担了一大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重点产业化项目和厂矿企业委托的技术攻关项目等高层次横向科研课题。学校有20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部、省级科技进步奖,100余项成果获国家专利,学校跻身“中国专利江苏十强院所”。学校是中国教育科研网镇江主节点,已建成了千兆校园网;学校图书馆有现代化的电子阅览室和丰富的数字化文献资源,馆藏文献总量28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有数千种;学校的工程训练中心全国一流,学校的7家附属医院装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学校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先后与美国、日本、德国、奥地利、俄罗斯、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巴西、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联系,与美国威斯康星—密尔瓦基大学、日本三重大学、俄罗斯国立顿河技术大学、泰国清迈大学、巴西巴拉那州立联邦大学等学校签定了长期合作协议。学校受联合国工发组织和亚太经社委的委托,先后为34个国家培训了一大批高级农机管理和技术人才,学校长年担负德国、韩国、日本等多国留学生的培养工作。学校与日本三重大学、泰国清迈大学共同创办的“三国三校国际学术研讨会”,至今已成为中、日、泰九所高校师生一年一度的科技交流盛会。承百年传统,创一流大学。江苏大学正朝着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以工为特色、理工医教结合、科技与人文交融、多学科协调发展,综合实力处于全国同类院校前列并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研究教学型、高水平、开放式的综合性大学的目标迈进。学生信息: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2000余人,其中研究生7200余人,外国留学生300余人。专业信息: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省级重点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流体机械及工程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动力机械及工程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实验室:江苏省材料摩擦学重点实验室。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培育实验室。教师信息: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4410人,其中教授及其他正高职人员200余人,副教授及其他副高职人员700余人。著名教师信息:杨继昌,1946年1月生,江苏常熟人,江苏大学前校长,机械工程专家。1982年研究生毕业于江苏工学院机械制造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1.10~1993.3在香港理工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从事金属切削机理研究。现为江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高校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江苏分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冶金工业协会副会长,民盟中央委员。历任江苏理工大学研究生部副主任、主任、副校长,2001年8月任江苏大学校长。 杨继昌教授长期从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有:    1.激光加工机理及应用,对激光冲击波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科学研究,并应用于材料表面改性和板料成形等实际工程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微机电系统及微纳米技术,对超导态微纳米摩擦机理进行研究,提出了用于微机电器件表面表征的激波无损检测技术;    3.切削加工机理及控制,首次采用切削动力学理论,实现对金属切削表面质量的预报和控制。 学术成就 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课题及江苏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近20项,申报专利6项,在国内外主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EI检索近40篇,获原国家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奖及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   2007年1月17日上午,江苏大学召开了全校干部大会,江苏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郭广银在会上宣布了该校领导班子成员人事任免的决定:杨继昌同志因年龄原因不再担任江苏大学校长、党委常委,袁寿其任江苏大学校长。

(点击展开全文)
官方网站
  • 学校类型:大学
  • 学科类型:综合
  • 隶属于:江苏省教育厅
  • 大学实力
       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点/硕士点/专业学位点(综合实力:C++)带*者为第十次增列学位点国家重点学科流体机械及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农业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农业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系统工程;固体力学;材料学;电力电子及电力传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环境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临床检验诊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中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国际贸易学;统计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美术学*;设计艺术学*;基础数学;概串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态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金;物理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应用化学;工业催化*;安全技术及工程;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内科学;儿科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外科学;肿瘤学*;麻醉学*;药剂学;生药学;会计学;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情报学*;专业学位点工程硕士材料工程;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工业工程;环境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技术;建筑与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控制工程;农业工程;食品工程;物流工程;项目管理;冶金工程工商管理硕士
>
网站首页  |  高考报考  |  职业生涯规划  |  课程辅导  |  出国留学  |  自助招生  |  成功案例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17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 IE6.0 以上浏览器 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 吉ICP备16007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