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11
当前位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院校主页
院校分数线

江苏  

年份 招生批次 最高分 最低分 录取数
2015 -- -- 0
2014 -- -- 0
2013 -- -- 0

学校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御道街29号

招生办电话

4001810287,025-84892899,025-84896459,025-84896259

  • 院校介绍
  • 同省院校

介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座落在钟灵毓秀,虎踞龙盘的历史文化名城南京。自1952年创建以来,历经了南京航空高等专科学校(1952-1956)、南京航空学院(1956-1993)等时期,1993年更名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航是一所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以工为主,工、管、理、经、文、法、哲、教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国家"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56所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之一,学校现隶属于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学校占地总面积5400余亩。建筑总面积近70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图书200万册(件)。现有各类在校生22725人,其中:本科生16822人,研究生5856人(含博士生1042人,硕士生3771人,工程硕士生1043人),国际交流学生47人,高职生673人。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现了从专科学校到多科性大学、从一般院校到全国重点大学的历史性跨越。目前,学校拥有13个学院,设有本科专业41个,硕士点87个,博士点45个(其中一级学科点8个),有9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学科,4个"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另设有无人机研究院、直升机研究所等61余个研究机构和58个教学科研实验室,其中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重点学科实验室,2个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部级开放实验室,1个国家级电工电子教学基地,4个省级工程中心和教学实验中心。在全校2707名教职工中,有教师和专职科研人员1300多人,其中教授226人,副教授352人。教授中有院士及双聘院士8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5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共有近百人次进入省部级以上人才工程或计划,其中: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8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3人,入选江苏省"333工程"34人、"青蓝工程"38人,入选国防科工委"511工程"19人。正是依托上述教学科研条件和精干高效的师资队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在教学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坚持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导,产学研相结合,逐步建立起了符合教育规律和社会发展要求的、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教学成果,培养的人才以"基础厚、能力强、后劲足、素质高"而广泛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在科学研究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应用基础研究和国防重点型号工程研究等方面显示出强劲的实力,其中直升机技术、无人驾驶飞机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15个研究方向居国内领先水平,结构强度与振动、航空发动机技术、民航交通运输等21个研究方向居国内先进水平。先后研制并生产了"长空"无人机系列、云笛无人机、无人驾驶直升机、AD系列轻型飞机等,填补了国内空白,其中不少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近1100项,其中国家级奖50余项;自1991年以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数量连续9年居全国高校前10位。改革开放以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积极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先后开拓了中央部委联办南航及部省共建南航等办学新途径。学校不断加强与总参谋部、总装备部、各军兵种、各军工集团公司和民航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与合作;积极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与德、法、英、美、俄、韩、日等国家和港台地区的5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及著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了"立足国防、服务江苏、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开放型办学新格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发展,是新中国半个世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以其鲜明的办学特色、雄厚的教学、科研实力、令人瞩目的成果享誉社会,并在国内外获得了广泛影响。迈进新世纪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确定了"以人为本,注重内涵,强化特色,加速发展,创建一流"的发展战略。我们相信,在各级领导、社会各届人士、海内外校友的热忱支持下,一定能够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设成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生信息:现有各类在校生22725人,其中:本科生16822人,研究生5856人(含博士生1042人,硕士生3771人,工程硕士生1043人),国际交流学生47人,高职生673人。专业信息:工程力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飞行器设计。实验室: 设有无人机研究院、直升机研究所等61余个研究机构和58个教学科研实验室,其中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重点学科实验室,2个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部级开放实验室。 教师信息:在全校2707名教职工中,有教师和专职科研人员1300多人,其中教授226人,副教授352人。教授中有院士及双聘院士8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5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共有近百人次进入省部级以上人才工程或计划,其中: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8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3人,入选江苏省"333工程"34人、"青蓝工程"38人,入选国防科工委"511工程"19人。著名教师信息:朱荻,男,汉族,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999年起任机电学院院长。2007年起任副校长、党委常委。2009年9月29日起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1985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系,成为该校第一位博士学位获得者,并留校任教。1991年至1992年受英国文化委员会奖学金资助在英国利物埔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5年至1999年受聘为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研究员。1988年任副教授,1993年任教授。1993年起任机械工程系特种加工教研室主任,1994年起任机械工程系副主任、机电学院副院长,1999年起任机电学院院长,2007年起任副校长、党委常委。2009年9月29日起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2011年12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点击展开全文)
官方网站
  • 学校类型:大学
  • 学科类型:工科
  • 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
  • 大学实力
       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点/硕士点/专业学位点(综合实力:B)带*者为第十次增列学位点国家重点学科工程力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飞行器设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凝聚态物理*;材料加工工程;工程热物理;计算机应用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应用经济学*;数学*;物理学*;系统科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二级学科硕士点科学技术哲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经济法学;政治学理论*;社会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学;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音乐学;美术学;设计艺术学;戏剧戏曲学*;广播电视艺术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应用化学;安全技术及工程;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核技术及应用;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环境工程;行政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情报学;专业学位点工程硕士材料工程;车辆工程;电气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动力工程;工业工程;工业设计工程;光学工程;航空工程;航天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控制工程;软件工程;物流工程;项目管理;仪器仪表工程工商管理硕士
>
网站首页  |  高考报考  |  职业生涯规划  |  课程辅导  |  出国留学  |  自助招生  |  成功案例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17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 IE6.0 以上浏览器 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 吉ICP备16007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