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医学院
当前位置:蚌埠医学院 > 院校主页
院校分数线

安徽  

年份 招生批次 最高分 最低分 录取数
2015 -- -- 0
2014 -- -- 0
2013 -- -- 0

学校地址:

蚌埠大学城东海大道2600号

招生办电话

0552-3175333,0552-3179907

  • 院校介绍
  • 同省院校

介绍:蚌埠医学院创建于1958年7月,由原上海第二医学院分迁和安徽医学院援建而成,是安徽省省属普通高等医学本科院校和国家首批具有学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是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岗位设置单位,是安徽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护理学专业主考单位。学校占地面积近1000亩,新校位于蚌埠市风景秀丽的龙子湖畔,是一所功能齐全、环境优美,集智能化、生态化为一体的省级园林式单位和绿化模范单位。学校秉承“笃学、精业、修德、厚生”的校训,遵循“以医为主、以本为主、以人为本、以质为本”的办学理念,孕育铸就了“艰苦创业、严谨治学、精诚为医、团结奉献”的蚌医精神。学校设有14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面向全国18个省市招生;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护理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二级学科授权点。学校有普教本专科在校生12000余名,硕士研究生650余名,成教生8000余名,另有全日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外国留学生69名。学校现有教职工3000余人,其中副高以上专业技术人员628人,教授、副教授289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7人,省教育厅拔尖人才、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5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38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全国和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人,省模范教师3人,省优秀教师8人,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52人。学校拥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教改示范专业;9个省级重点学科、特色专科,4门省级重点建设课程,11门省级精品课程;1个国家药品试验中心一期临床研究室,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教学团队。公开出版发行《蚌埠医学院学报》、《解剖与临床》、《中华全科医学》3种学术刊物。学校拥有2所直属附属医院和1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50多家教学医院、实习医院和实习基地,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等10个省市,其中教学医院45家,实习医院40家,其他专业实习基地65家。近年来,学校获省厅级以上科研立项500余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30项,申报发明专利10余项,合作参与了包括国家重大科技专项973项目在内的国家级项目10余项,发表各类论文500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40余部。曾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2012年,蚌埠医学院代表队荣获第三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总决赛一等奖第一名,全国第四名。学校历来重视学生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毕业生以基础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赢得社会广泛赞誉。用人单位问卷调查总体满意度达100%,连续多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建校至今,学校已经培养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德培、中国科学院院士段树民在内的各级各类医学专门人才五万余名,为我国的医药卫生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12年6月30日更新)学生信息:学校有普教本专科在校生12000余名,硕士研究生650余名,成教生8000余名,另有全日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外国留学生69名。专业信息:现有临床医学(含精神医学专业方向)、医学检验、护理学、医学影像学、药学、预防医学、生物科学8个本科专业(方向)和5个相关专科专业实验室:教师信息:校现有教职工3000余人,其中副高以上专业技术人员628人,教授、副教授289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7人,省教育厅拔尖人才、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5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38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全国和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人,省模范教师3人,省优秀教师8人,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52人。著名教师信息:

(点击展开全文)
官方网站
  • 学校类型:学院
  • 学科类型:医药
  • 隶属于:安徽省教育厅
  • 大学实力
       硕士点/专业学位点(综合实力:E++)带*者为第十次增列学位点二级学科硕士点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内科学;儿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护理学*;外科学;肿瘤学;急诊医学*;药理学;专业学位点临床医学硕士
>
网站首页  |  高考报考  |  职业生涯规划  |  课程辅导  |  出国留学  |  自助招生  |  成功案例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17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 IE6.0 以上浏览器 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 吉ICP备16007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