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地址:
河北省唐山市华岩北路38号
招生办电话
介绍:唐山学院地处中国近代工业发源地之一,素有“京东宝地”和“北方瓷都”之称的唐山市,是一所工学为主体学科,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等多学科门类共同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历史悠久,底蕴丰厚。1956年,唐山学院的前身——唐山市工业夜大学诞生在原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内。1957年经原国家高教部批准,正式定名为“唐山市业余工学院”。作为当时河北省唯一的工科业余高等院校,业余工学院在唐山市支持下,依托唐山铁道学院的高水平师资,为解放后的唐山工业培养了一大批企业家,包括当时唐山机车车辆厂、冶金矿山机械厂、启新水泥厂等大企业的厂长、总工,在完善唐山工业体系、建成特色工业城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60年出席了“全国文教群英会”。“文革”期间被迫停办,直至1980年恢复招生。1983年,唐山职业大学成立。1984年与业余工学院联合办学,1985年更名为唐山大学。同年,西南交通大学智力支援唐山成立了唐山分校。1988年业余工学院更名为唐山市职工大学。1992年,唐山大学进入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序列,更名唐山高等专科学校;1996年,学校与西南交通大学开始联办本科专业,共7届毕业生,西南交大专家组至今仍在发挥作用。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唐山高等专科学校、西南交通大学唐山分校、唐山市职工大学三校实质合并组建本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唐山学院。实力雄厚,专业齐全。学院分为南、北、东3个校区,其中南校区为院本部。学院占地33.48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16.29万平方米。设有15个教学机构、14个党政管理机构和图书馆、网络教育中心、学报编辑部、高等教育发展研究所等教学科研服务机构;设有城市文化研究中心、科技有限公司、唐山市社科联信息中心、软科学信息中心和大唐画院等研发服务机构。学院拥有先进的校园网和与专业教学配套的实验室,包括机电一体化、结构与振动工程、精细化工3个唐山市重点实验室,先进制造技术中心、结构实验室、测试实验室、微机接口实验室、单片机原理实验室、仪器分析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模拟法庭、计算中心等在同类院校中居领先水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437.77万元。现有藏书54.8万册,期刊1300余种。加入了“河北省数字图书联盟”,拥有电子图书达100余万册,电子期刊达18400余种。现有400米标准体育场、国际标准网球场、50米标准游泳池和篮球场、排球场、健身房等。开设21个本科专业,58个专科专业。各类在校生15153人,其中普通全日制本、专科学生12435人,成教学生2718人。尊师重教,人才济济。学院牢固树立“尊贤敬才”理念,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学院把吸引和培养优秀人才作为学院工作的战略重点,努力创建有利于拔尖人才尽快成长和发挥才干的制度环境、 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积极营造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环境留人的良好创新创业氛围,全力打造一支与学院目标定位相适应、素质优良、规模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教职工总数948人,其中专任教师67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207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303人,教师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合理。学院在充分发挥中老年教师作用的同时,特别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对于政治过硬、业务突出又有组织领导能力的教师,大胆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让他们更快地锻炼成长,一批在省内外颇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正在迅速成长。现有全国模范教师、河北省模范教师和唐山市十佳教师5人,河北省、唐山市社会科学优秀中青年专家11人,市管拔尖人才、优秀专家和自然科学领军人物5人,院级教学名师7人。同时,学院还注重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特聘中国科学院院士闻邦椿、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清泉等国际、国内知名学者为兼职教授。研深覃精,硕果累累。学院高度重视科研教研工作,注重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学院加大了科学研究投入力度,专门设立了科研教研基金,对各类立项课题给予相应的经费资助,并制定完善了鼓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的相关政策,措施得力,效果显著。近3年,学院教师中有1人获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1人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人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9项科研成果分获唐山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取得国家专利7项,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服务唐山的基础上已辐射到省外。千余篇篇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百余篇论文被SCI、EI、ISTP收录。“周周有讲座”已成为我院了解学术前沿动态、促进校企合作和普及科学知识的重要平台。《唐山学院学报》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并开设“唐山经济社会与文化”等栏目,正在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刊特色,读者群已由国内扩展到亚洲、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进一步扩大了学术影响力。与此同时,学院与河北省、唐山市及周边省、市的机械、电子、建筑、钢铁、冶金、煤炭、化工、经贸等行业和部门有着广泛的联系,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形式多种多样,并与英国、德国等国家的高等院校及教育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关系,还经常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院讲学,从而为学院的教学科研、社会实践以及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条件。严谨治学,英才辈出。学院牢固树立质量是生命线的意识,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永恒主题,进一步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造就德才兼备、学有专长、适应性强、社会欢迎的合格人才。学院适应河北省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和唐山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的需要,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以院级精品课程建设为着力点,积极推动全院的课程建设;把实践教学改革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口,不断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使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稳步提高。计算机和大学英语教学成果在省内高校中名列前茅,本专科新生录取分数线、毕业生就业率和本科生考研录取率均位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半个多世纪以来,学院培养了两万多名毕业生,青山绿水,城市乡村,到处都有他们的足迹。五六十年代的毕业生,许多成为闻名遐迩的企业家和技术专家;八九十年代的毕业生,不少人成就卓著,成为专家、实业家或走上领导岗位;更多的毕业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赢得了较好的社会声誉。务实创新,人和业兴。学院按照“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的工作思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真正做到了“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学院建立健全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开拓了党建工作的形式和内容。学院党委高度重视自身建设,注意讲政治、讲学习、讲原则、讲民主、讲团结、讲奉献、讲廉洁。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始终团结奋斗,中层干部队伍组织力、战斗力强,广大教职工心齐气顺。学院努力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武装师生头脑,注意联系学院工作的实际,坚持经常性的政治学习。学院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和师生思想道德教育为着力点,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了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良好氛围。学院重视大学文化建设,“大唐画院”声名远扬,城市文化研究中心作用初显,师生业余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校园环境洁净幽雅,形成了奋发向上、健康和谐、朝气蓬勃的良好氛围,推动了学院精神文明建设。学院连续18年被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继往开来,前程似锦。当前,唐山市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期,唐山科学发展示范区和曹妃甸新区的规划、建设,沿海经济带的隆起,给各行各业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作为以服务唐山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的一所地方高校,唐山学院广大师生员工决心秉承“诚信奋斗为人,严谨求真为学”的校训,立足唐山,面向河北,服务环渤海地区,以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级应用性专门人才为目标,工、文、经、管、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努力走在全省同类院校最前列。唐山学院犹如一条破浪前行的航船,驶过了无数急流险滩,正扬起风帆,向着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奋进!学生信息:各类在校生15738人,其中普通全日制本、专科学生13343人,成教学生2395人。专业信息:实验室:学院拥有先进的校园网和与专业教学配套的实验室,包括1个河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信息与控制工程实验中心”和“机电一体化”、“结构与振动工程”、“精细化工”3个唐山市重点实验室,先进制造技术中心、结构实验室、测试实验室、微机接口实验室、单片机原理实验室、仪器分析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模拟法庭、计算中心等在同类院校中居领先水平。教师信息:尊师重教,人才济济。学院牢固树立“尊贤敬才”理念,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学院把吸引和培养优秀人才作为学院工作的战略重点,努力创建有利于拔尖人才尽快成长和发挥才干的制度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积极营造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环境留人的良好创新创业氛围,全力打造一支与学院目标定位相适应、素质优良、规模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教职工总数980人,其中专任教师724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比例达到70.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的比例达到36.1%,教师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合理。学院在充分发挥中老年教师作用的同时,特别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著名教师信息:华玉,女,汉族,1955年生于河北省唐山市,祖籍江苏无锡,工学博士,教授,中共党员。现任唐山学院党委常委、副书记、院长。2008年当选为唐山市社科联副主席。 华玉同志1978年至1984年就读于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专业,获工学学士、硕士学位。1984年10月至1986年12月在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工作,1986年12月调入河北理工学院任教,1991年3月至1994年7月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设计专业就读并获工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回到河北理工学院。在河北理工学院先后任土木建筑系教师、系副主任,科研处处长,研究生部主任;2000年12月调任唐山师范学院副院长,分管过全日制教学、科研、学报、网络、教育科学研究等工作;2003年6月任唐山学院党委副书记,8月任唐山学院院长,11月任唐山学院党委常委。 华玉教授长期从事工程力学教学,曾主讲过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结构矩阵分析与有限元等本科课程以及结构动力学、复合材料力学等研究生课程,2000年被评为河北省“三育人”先进工作者,2004年获“河北省教育世家”称号。 华玉博士多年从事复合材料力学及其应用的研究,目前是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河北省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河北省重点实验室)的研究生导师;曾在《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实验力学》、《固体力学学报》、《航空学报》、《复合材料学报》、《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应用数学和力学》、《工业建筑》、《混凝土》以及美国《增强塑料与复合材料学报》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其中有13篇次被SCI、EI收录;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板损伤本构关系与刚度衰减”获2001年唐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完成河北省博士资金资助项目“大空间壁式框架抗震多层住宅建筑结构体系”的研究,通过省级鉴定;参研的项目“复合材料结构损伤容限及抗损伤设计研究”,获得2005年度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目前正在主持“碳纤维布约束预压混凝土柱轴压性能试验研究”等唐山市重点实验室项目。 从事高教管理工作以来,华玉博士不断结合教育管理实践开展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已发表多篇教育研究论文,曾主持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河北省新世纪高教教改工程项目的研究工作,组织了《创新学》、《研究性学习概论》等教育类专著的撰写与出版,开设“中国历代教育家先进教育思想研讨”选修课程,所主研的项目“新升本科院校建设的创新与实践”获2003年河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主持的“市属高等院校核心竞争力体系研究”项目获唐山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7年当选为“唐山市十大女性科技标兵”,并被授予2006年度唐山市“三八”红旗手称号。 华玉博士追求大学发展的和谐,包括大学与时代、与社会的和谐,教师与学生、管理者与教师的和谐;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科学与艺术的和谐,教学、科研与科技文化产业建设的和谐。 华玉院长主持学院行政全面工作。主持院长办公会。分管行政办公室、人事处、财务处、国有资产管理处。
高考报考
高考报考描述内容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描述内容
个性化辅导
个性化辅导描述内容
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描述内容
出国留学
出国留学描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