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理工学院
当前位置:厦门理工学院 > 院校主页
院校分数线

福建  

年份 招生批次 最高分 最低分 录取数
2015 本科二批A段 568 495 2
2014 本科二批A段 544 530 2
2013 本科二批A段 -- -- 2

学校地址: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后溪镇理工路600号(集美校区),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南路394号(思明校区)

招生办电话

0592-6291678/2189119

  • 院校介绍
  • 同省院校

介绍:厦门理工学院是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在鹭江职业大学基础上组建而成的一所全日制本科院校。学院位于厦门岛南端的蜂巢山麓,与鼓浪屿隔海相望,毗邻厦门大学,依山傍海,风景绮丽,占地1010亩的新校园位于集美文教区,背倚青山,前眺大海,具有优美的得天独厚的求知求学环境。厦门理工学院是一所省属高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厦门市为主的领导与管理体制。学院立足厦门,面向全国,服务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工科为重点,文、理、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强调理工结合,文理交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叉渗透,以培养具有现代工程技术能力和务实、创业素养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学院的前身鹭江职业大学创办于1981年10月,与厦门经济特区同时诞生、同步发展。在20余年的办学过程中,面向社会、面向厦门经济特区,培养了23届1.2万余名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并为企业单位培训了2万多名在职人员。学院现有思明和集美两个校区。思明校区位于厦门岛南端的蜂巢山麓,与鼓浪屿隔海相望,毗邻南普陀、厦门大学。集美校区位于集美文教区,占地1000余亩,已于2005年启用;思明校区依山傍海、草木繁茂、恬静雅致。集美校区现代化建筑群簇拥而立、气势磅礴、设施先进。学院重视办学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建成了一批包括机械制造、机电一体化、PLC测试、数控、电机及控制、电工、电子技术、大学物理、模具设计与制造、建筑材料、多媒体制作与视觉、物流与ERP、会计电算化、经济实务综合模拟、艺术服装CAD等高规格、现代化的实验室,以及计算机、现代教育技术、工程实训等教学实习中心。教学仪器设备资产达5000多万元。图书馆藏书40多万册,各类中外报刊杂志800余种。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学实践体系,努力办出特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院一个教学改革项目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二等奖;建工系、外语系、社科系的四项教学成果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英语专业、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被确定为省级重点专业;英语、对外贸易、市场策划专业被确定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六门课程被评为省普通高校优秀课程。>学院重视国际间的教育与文化交流。1991年学院成功地进行了中国—加拿大高中后职业技术教育合作项目,至今已与加拿大BC省理工学院和里贾纳大学、新西兰理工学院、日本长崎外国语大学、韩国釜山东义科学大学和汉城仁德大学、马来西亚英迪学院等多家海外学院签署了教育合作协议。自1999年开始选派学生到加拿大、新西兰、日本、马来西亚等国的合作院校攻读本科课程;选派电子系、机械系的学生到韩国釜山东义科学大学、汉城仁德大学实习。同时我院还注重与其他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的教育学术交流与合作。引进发达国家优质办学资源,高起点的国际合作教育学院也即将开办。随着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风起云涌,人类社会迎来了21世纪信息化时代。厦门理工学院作为已进入经济和社会活动的中心、担负人才资源开发、知识创新、知识应用和高科技创业重任的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员,肩负着科技兴国、人才强市的重要历史使命,任重而道远。学院将在福建省省委省政府、厦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认清形势,抓住机遇,感悟压力,激活动力,积极开展应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加强政、产、学、研结合,重视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研究机构和高校的合作办学,努力把学院建成福建省和厦门市应用型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和科技研究开发基地,力争到2010年把厦门理工学院建设成为特色精致、有较强竞争力的开放式、应用型、地方性、特色化的理工科大学!学生信息:学校现有在校学生(学员)164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专科生(含留学生)13400余人,成人教育学员3000余人。专业信息:学院现设有16个系部,开设24个本科专业, 25个专科专业,涉及文、理、工、经、管等多个学科门类。实验室:目前,全校实验室建筑面积达50000平方米,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总值约1.2亿元。大学物理实验室、力学中心、机械基础实验中心、现代设计与制造实验中心、车辆工程实验室、SOPC与嵌入式系统应用实验室、服装设计与工程实验中心、光电信息技术实验中心、商务综合实验中心获得财政部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专项资助;机械基础实验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物理教学实验中心被评为福建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此基础上,学校全面启动了2007-2010年实验室四年建设规划,计划投入1亿元专项经费,构建由公共基础服务平台、学科基础实验平台、实践操作训练平台以及专业综合实验与研究平台组成的层次鲜明、体系完备,并具有较强应用性、创造性、前瞻性的实验中心与训练中心。重点建设现代工程技术训练中心、数字动漫与文化创意实训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中心、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教师信息:教职工近90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32.8%,硕博士学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7.1%著名教师信息:

(点击展开全文)
官方网站
  • 学校类型:学院
  • 学科类型:工科
  • 隶属于:福建省教育厅
  • 大学实力
       
>
网站首页  |  高考报考  |  职业生涯规划  |  课程辅导  |  出国留学  |  自助招生  |  成功案例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17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 IE6.0 以上浏览器 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 吉ICP备16007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