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师范学院
当前位置:南阳师范学院 > 院校主页
院校分数线

河南  

年份 招生批次 最高分 最低分 录取数
2015 本科二批A段 442 426 4
2014 本科二批A段 488 459 4
2013 本科二批A段 -- -- 4

学校地址:

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卧龙路1638号

招生办电话

0377-63523152 63523157 63523167 63523171

  • 院校介绍
  • 同省院校

介绍:南阳师范学院是河南省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紧邻驰名中外的诸葛武侯祠景区,交通便利,环境幽雅,绿树掩映,四季飘香,是读书学习的理想场所。学院创建于1951年,目前占地1800亩,建筑面积46.1万平方米,仪器设备价值9000万元,图书馆藏书124万册,可同步查阅中外文期刊10000余种,并与国内外多所大学图书馆连网。学院已建成了千兆校园网并与Internet互联,学院网络中心是中国教育科研网城市节点。近几年,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学院明确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内部改革为动力,坚持内涵与外延协调发展,突出发展内涵,努力建设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本科院校”的办学思路;坚持“教学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倡导“博大、厚重、睿智”的校园精神,提倡“倾情、求实、为先”的良好教风,培养“勤学、求真、自信”的良好学风,突出“以生为本”的服务理念,注重学科建设,强化教学管理,积极推行学分制、双学位制等教学改革,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05届专升本率、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2006届考研上线率、四六级英语考试过关率等均取得优异成绩。南阳师范学院学术气氛浓厚,成立有汉文化研究中心、中英联合实验室、冯友兰研究所、环境艺术研究所、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等一批科研机构。建有钱币馆、民俗文物馆、中华玉文化馆、汉代雕刻艺术馆等特色窗口。初步形成了地方性、应用性、师范性三大特色研究,其中“汉文化研究”、“南阳作家群研究”、“中华玉文化研究”引起学术界关注。学院主办的《南都学坛》和《南阳师范学院学报》是全国百强学报、人文社科核心期刊,办刊特色鲜明,在学术界产生了良好的反响。建校五十多年来,南阳师范学院共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毕业生60000余名。学院的教学、科研、管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先后荣获“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务处”、“全国高校后勤系统先进单位”、“河南省高校先进党委”、“省级文明单位”、“省文明标兵学校”、“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花园式学校”等荣誉称号。学院实行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特困补助和勤工助学制度,鼓励和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伏牛巍巍歌盛世,白河悠悠绘宏图。植根于南阳丰厚文化底蕴中的南阳师范学院正阔步走向新的辉煌!学生信息: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7000人,继续教育学员近10000人。专业信息:本、专科专业65个,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经济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八个学科门类。目前设有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法学院、外语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环境科学与旅游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体育学院、音乐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等17个学院,设有成人教育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五年制教育管理中心等办学机构实验室:河南省伏牛山昆虫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位于生物实验楼,面积1200m2,仪器设备366台套,价值930万元。实验室论证确立了害虫与植物互作分子机制、昆虫资源开发利用及昆虫生物技术、昆虫分子遗传学三个研究方向。实验室固定科研人员19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10人,5名博士具有国外留学经历;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4人;学术带头人为阚云超博士、姚伦广博士、黄思良教授。实验室有国家级专家1人,国家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外籍访问教授2人。实验室采用全封闭净化空调系统,达到万级净化安全实验室标准,走廊净化级别为十万级;拥有激光共聚焦扫描成像系统、流式细胞仪、超速离心机、大容量高速冷冻离心机、大容量梯度PCR仪、倒置荧光显微镜、全自动凝胶成像系统、蛋白纯化快速层析系统、昆虫转基因显微注射系统等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实验室建立以来,得到了河南省政府、省科技厅和教育厅在政策和经费上的大力支持,省财政划拨1000万元建设经费,省教育厅划拨200万元。根据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实验室合理利用上级部门的经费扶持,现已完成实验室二期改造工程,现有面积1200m2,采用全封闭净化系统(万级净化),实验环境国内领先,可确保科研实验的高效率和准确性。并有针对性的购置了国际领先水平的一批大型和常规仪器,初步构成了紧密结合研究方向的设备链条。南阳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独特,有“动植物王国”和“物种基因库”的美誉。依托南阳宝天曼丰富的生态、生物资源,在我校生态学重点学科和生态学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基础上,实验室本着凝练方向、突出重点、坚持创新、发挥优势、服务地方、加强基础、重视应用的原则,论证确立了三个研究方向:一、害虫与植物互作分子机制;二、昆虫资源开发利用及昆虫生物技术;三、昆虫分子遗传学。技术平台建设是实验室开展科学实验的关键,实验室成立以来,在昆虫生物学研究方面构建了10余项可供全省共享的技术平台,尤其在昆虫资源开发利用及农业害虫防控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已经构建的技术平台有高通量基因克隆,真核蛋白质高效表达与纯化技术;多单元转基因昆虫体系,高通量家蚕重组杆状病毒的构建和高效家蚕生物反应器的建立,活体和离体RNA干扰技术(昆虫与植物),转基因植物(小麦,烟草,拟南芥,番茄)体系,蛋白in vivo(免疫共沉淀技术平台)和iv vitro(酵母双杂交技术平台)互作技术,用于研究多基因功能的基因连续缺失方法体系等。已构建的可共享的技术平台,目前可以进行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基因工程,微生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等相关方面的研究工作。实验室现已具备与河南农业大学联合招收硕士研究生的资格和培养博士研究生的条件和水平。2007年3月26日-29日,昆虫生物学国际研讨会在我校举行,与会国内外专家对实验室的发展予以高度评价。2007年9月5日,学校科研处收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正式通知,联合实验室获批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这两个项目分别由阚云超博士和姚伦广博士获批申报,这是学校首次独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是我校申报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的重大突破。三年来,实验室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96篇,被SCI、EI收录22篇;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2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20项;实验室共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南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1项,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1项;出版学术专著教材共17部,其中学术专著8部,教材9部。对外合作与学术交流优势明显:与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原河南省林业厅云阳蚕业试验场)签订合作研究协议;Paolo.Pelosi博士在联合实验室进行了为期5个月的合作研究工作。实验室人员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作报告4人次,参加国内学术会议并做报告36人次。主办了第一届中国.南阳昆虫生物学国际研讨会,与会国外科学家有英国皇家学会会员John.Pickett教授;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Jeremy.McNeil教授等;国内科学家有齐义鹏教授、宋纯鹏教授、张改平研究员、徐存栓教授等;还有南京农业大学、中科院等国内昆虫学界知名专家到会作学术报告。研究目标产业化方向明显:实验室昆虫生物反应器技术平台目标指向药物生产,柞蚕育种体系指向南阳重要经济昆虫的产业发展,转基因构建优质抗虫玉米种质资源库指向河南重要经济作物发展。实验室立足于对伏牛山区昆虫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以及采用转基因抗虫、纳米生物学等研究方法和手段控制重要农林害虫的综合防治研究,将会对南阳市乃至河南省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教师信息:学校现有教职工1000余人,具有硕士及其以上学历(学位)近600 人,副教授和高级实验师以上职称人员236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省管优秀专家、曾宪梓教育基金奖获得者、国家级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和河南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等60余人,还聘有两院院士、知名专家教授60余人为兼职教授、客座教授。著名教师信息:袁雅莎,华中师大行政学研究生,法学硕士学位,华中理工大学在职博士研究生。现任德育教研室主任,教授。 2006年获“河南省优秀教师”称号。2008年全省高校教学技能竞赛中获特等奖并被授予省级“教学标兵”称号,2009年被省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主讲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学生全员评教历年是优秀等级。 主持该课程于2007年度被评为河南省普通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程,2008年9月被评为为省级精品课程 。袁雅莎教授全面主持德育教研室工作,长期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教材情况、各课程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较为熟悉。 袁雅莎教授责任心强,科研能力突出,近年来主持厅级以上项目5项,发表教改和科研论文20多篇,主编和参编著作5部,荣获校级、厅级、省级荣誉称号20几项,在省内同行中有一定影响。袁雅莎教授至今仍然坚持在学校本门课程教学一线为学生授课,教学效果好,学生评价历来都是优秀。

(点击展开全文)
官方网站
  • 学校类型:学院
  • 学科类型:师范
  • 隶属于:河南省教育厅
  • 大学实力
       
>
网站首页  |  高考报考  |  职业生涯规划  |  课程辅导  |  出国留学  |  自助招生  |  成功案例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17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 IE6.0 以上浏览器 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 吉ICP备16007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