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
211
当前位置:北京交通大学 > 院校主页
院校分数线

北京  

年份 招生批次 最高分 最低分 录取数
2015 本科一批A段 597 593 3
2014 本科一批A段 618 614 3
2013 本科一批A段 -- -- 3

学校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上园村3号

招生办电话

010-51688441 010-62263332

  • 院校介绍
  • 同省院校

介绍: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学校位于首都北京,东邻2008年奥运会的西部交通枢纽——西直门立交桥,西伴灵秀博雅的国家图书馆。学校占地千余亩,迄今已有109年的历史,她的前身——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是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管理人才的高等学府。1923年学校始称北京交通大学。新中国成立后,经政务院定名为“北方交通大学”,毛泽东主席任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院士为校长,并于1951年亲笔为学校题写了校名。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重新恢复使用“北京交通大学”校名。如今,学校已建成了以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为主,兼有成人高等教育、网络教育等多层次办学体系。学校当前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把北京交通大学建设成为以信息、管理等学科为优势,以交通科学与技术为特色,工、管、 经、理、文、法、哲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开放式、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1961年国家首批确定的重点大学,是首批拥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也是首批有资格培养外国留学生的大学。“九五”期间学校首批获准启动“211工程”建设,1997年首批被评为全国本科教学优秀学校。学校设有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交通运输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软件学院以及研究生院、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拥有通信与信息系统、产业经济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信号与信息处理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拥有34个本科专业,71个硕士点,2类专业学位授权点(工程硕士及MBA),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其中自主 设置17个),8个博士后流动站,有5个学科被教育部批准设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学校现有38个研究所和研究中心,41个实验室,其中包括10个部级开放实验室、2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认证中心。学校建有现代化的图书馆,千兆网络平台,逾百万册的图书馆藏,中外文期刊近4000种,还有大量缩微、声像、光盘和网络数据库等多种媒体的文献资料。大量采用数字技术,配有电子阅览室、非书资料阅览室,全部使用计算机检索和管理。学校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拥有大量的多媒体教室,新建多功能外语语言综合实验中心,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向学生提供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等信息。校园计算机网络居国内先进水平,通过千兆交换式以太网主干网接入CERNET,目前已形成 覆盖教学区所有建筑物的教学科研办公网络和近万个信息点的学生宿舍网络。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8名,教授231人,副教授71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36.2%,还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名。迄今已培养了本科毕业生五万余名,硕士和博士毕业生5000余名,造就了一大批知名学者、工程技术专家和高级管理干部。目前,全日制各类在校学生有20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4000名,博士、硕士研究生、MBA、EMBA等近6000名。学校科技工作蒸蒸日上,汇集了大批学术造诣深厚的科研人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973”计划等国家科研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都有较大增长。获国家级科技奖励4项、何梁何利科技奖1项。“十五”以来,申请专利142项,其中发明专利92项。近5年共1478篇论文被国际三大检索收录,2004年公布的SCI、EI、ISTP论文检索数在全国高校排名分别为45、40和10位。依托我校特色学科优势,全面参与了青藏铁路信息化建设,以及2008年新北京新奥运建设中交通科研和规划项目。对外合作与交流日益广泛。我校是国家批准的首批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等院校,迄今,共培养留学生和访 问学者1200余名,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等十几个国家的57所大学及西门子、NTN、ABB等国际著名高科技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学校先后聘请了1000多名外国专家教授来校讲学和任教,近30位知名学者担任名誉教授和顾问教授,多次主办或承办了大型国际学术会议。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我校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理工大学联合招收、培养国际工商管理硕士。部分本科专业可选拔优秀学生到国外联合培养学校留学,近五年有90名本科生赴比利时Group T鲁汶工学院学习。学校一贯重视学生素质教育,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近年来,交大学子在国际、国内的各项竞赛中频频取得优异成绩,充分展示了学校人才培养的丰硕成果。1996年在北京市大学生数学竞赛中,获得综合排名第一的好成绩。2000年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大赛中,我校荣获全国冠军。2002年2月,我校首次组队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取得了两个一等奖和两个三等奖的优异成绩。同年在北京市非数学专业大学生数学竞赛中,我校获得四个一等奖、七个二等奖十个三等奖的好成绩。2002年12月参加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中国赛区复赛,取得小组第一,获得全国总决赛的决赛权。2003年在第二届红河杯CCTV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我校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在2004年底举行的“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中,我校获得全国一等奖7个、二等奖28个、三等奖32个的好成绩,此成绩在全国排名第二、北京排名第一。学生的文艺、体育活动丰富多彩。我校是最早被批准具有招收文艺特长生资格的高校之一,也是具有体育特长生招生资格的高校。学生艺术团在国内外比赛中多次获大奖,其中交响乐团、合唱团、管乐团、舞蹈团在全国大学生艺术节中多次获得一等奖,并于2004年在人民大会堂成功地演出了《长征组歌》。近年来,学校各项体育代表队在全国及北京市大学生体育比赛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仅羽毛球队和田径队就在全国大学生体育比赛中获得十九项冠军。特别是2004年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上,我校羽毛球队同时取得了男子团体和女子团体两个第一,是全国高校的唯一。以人为本,培育英才,是学校一贯坚持的育人理念。近年来,学校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式的改革。学校实行学分制,学生根据所修学分情况可申请提前或延期毕业,学生在培养计划框架内有较大的选课自主权;在教学组织上,对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系列等大面积公共课实施分级教学;对确有特殊专长的学生,经过专家认定,可以制定特殊培养计划以利于专长发展;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实行主辅修双专业制。在校学生可申请攻读第二专业,每年有15%左右的本科生免试推荐研究生或硕博连读。我校本科生在导师指导下参加科学研究获得丰硕成果。他们的科研论文有的被中国工程院院报《中国工程科学》发表,有的被国际学术会议选中,仅2002年6月第四届国际智能控制与自动化大会就有四名本科生论文被选用并收入论文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一流人才”是学校工作的主旋律。在2003年国家精品课程评选中,我校的《数字逻辑与系统》、《信号与系统》、《运输组织学》三门课程榜上有名。在北京高校中我校获奖数紧随北大、清华之后位列第三。2004年又有3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23本教材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先进的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教学环境、雄厚的办学实力使学校的声誉日益提高,吸引了大批优秀高中毕业生及有志青年踊跃报考,学校的生源质量逐年提高。北京交通大学全体师生在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鼓舞下,正满怀雄心壮志,传承优良传统,比肩社会进步,延续交大根植于北京创造的崇高声誉和魅力,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学生信息:全日制在校学生近 20000 人,其中硕、博研究生 6000 余人,外国留学生 100 多人,函授、业余、脱产班学生 8000 余人,网络本、专科生30000余人。 专业信息: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交通运输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软件学院以及研究生院、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专业信息:实验室:教师信息:北京交大,师资雄厚,有治学严谨的教授,有富于穿新精神、站在学科前沿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6名、教授、副教授 近千名,还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名,特聘教授69,全校1283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占44%,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36%著名教师信息:

(点击展开全文)
官方网站
  • 学校类型:大学
  • 学科类型:工科
  • 隶属于:教育部
  • 大学实力
       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点/硕士点/专业学位点(综合实力:B++)带*者为第十次增列学位点国家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应用经济学;力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系统科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产业经济学;思想政治教育*;运筹学与控制论;光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系统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物理学*;系统科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二级学科硕士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教育技术学;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设计艺术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摄影测量与遥感;化学工程*;应用化学;地质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学位点工程硕士测绘工程;车辆工程;电气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动力工程;光学工程;环境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技术;建筑与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控制工程;软件工程;物流工程;项目管理工商管理硕士
>
网站首页  |  高考报考  |  职业生涯规划  |  课程辅导  |  出国留学  |  自助招生  |  成功案例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17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 IE6.0 以上浏览器 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 吉ICP备16007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