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大学
当前位置:井冈山大学 > 院校主页
院校分数线

江西  

年份 招生批次 最高分 最低分 录取数
2015 本科二批A段 458 438 5
2014 本科二批A段 523 458 5
2013 本科二批A段 -- -- 5

学校地址:

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学苑路28号

招生办电话

0796—8100735、8110322、8110323

  • 院校介绍
  • 同省院校

介绍:学校位于革命摇篮井冈山所在地——江西省吉安市中心城区。井冈山大学是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是江西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重点支持建设高校,也是同济大学对口支援和南京军区委托培养军队干部的高等院校,与武汉大学建立全面支持合作关系[1] 。2010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2011年学校成为国家学士学位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学校有各类教学实习基地270多个,三级甲等附属医院1所。[2] 截至2014年4月,校园占地面积2554亩,校舍建筑面积63万多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1.9亿多元,图书馆藏书177万余册,其中各类数据库35个,电子图书57万余册。学校设有21个学院,有78个本科专业,涵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其中13个本科专业列入江西省和部分省市一本批次招生。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7万余人,其中本科生近1.7万人,硕士研究生44人,国防生63人;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2007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先后有来自18个国家的留学生来校学习,有留学生321人。学校另有各类成人教育学生1万余人。展开创办时间1958年所处城市江西省吉安市中心城区学校类型综合属  性省部共同重点支持建设高校主管部门江西省人民政府学校官网www.jgsu.edu.cn学生信息: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8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5万余人,硕士研究生18人,学生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此外,有国防生77人,外国留学生224人,各类成人教育学生1万余人。学校建校以来,共培养了近10万名学生。专业信息:学校内设14个学院(政法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商学院、数理学院、工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信息科学与传媒学院、教育学院、医学院、护理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有本科专业53个,涵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实验室: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现有江西省“十二五”高水平学科1个(生物学),省重点一级学科1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3个(原子分子物理、物理化学、计算机应用技术),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分中心1个(循证医学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井冈山大学分中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井冈山研究中心、庐陵文化研究中心)、省重点实验室2个(配位化学实验室、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实验室),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1个。教师信息: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79人,其中教授127人,副教授32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49人(另有在读博士76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503人。2名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名教师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1名教师当选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管理学部委员,1名教师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2名教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13名教师入选“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3名教师入选“江西省青年科学家(井冈之星)”培养对象,2名教师入选“赣鄱英才555工程”计划。有省教学名师9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9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38人著名教师信息:学校聘请了王梓坤院士、游效曾院士、戚正武院士、赵其国院士、李家明院士等100余名国内外知名学者为兼职或客座教授。有70余位教研人员被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南昌大学等10多所高校聘为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指导了110余名博、硕士研究生。

(点击展开全文)
官方网站
  • 学校类型:学院
  • 学科类型:综合
  • 隶属于:江西省教育厅
  • 大学实力
       基本信息 编辑中文名井冈山大学英文名Jinggangshan University简 称井大创办时间1958年类 别公立大学学校类型综合属 性省部共同重点支持建设高校所属地区江西省吉安市中心城区现任校长张泰城主管部门江西省人民政府硕士点1个主要院系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教育学院等主要奖项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社区青年志愿者活动先进单位占地面积2554亩1历史沿革编辑1958年,中共吉安地委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江西省委的指示,在吉安市创办了吉安工学院、吉安农学院、吉安医学院和吉安师范学院四所高等学校。同年12月,地委决定四所学校合并,成立井冈山大学。经江西省人民委员会批准,1959年7月1日正式命名为井冈山大学。1963年7月,由于国家经济困难而停办。历史沿革图示[3]1977年10月,在原井冈山大学的基础上,建立了江西师范学院井冈山分院。1982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吉安师范专科学校。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吉安师范专科学校和吉安教育学院合并组建井冈山师范学院。1978年8月,以原井冈山大学医学院为基础,建立了江西医学院吉安分院。1993年4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井冈山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984年3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备案,创办吉安地区工业职工大学,1986年改名为吉安地区职工大学。与此同时,成立吉安地区工交干部学校。2002年4月,成立井冈山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7月9日,经教育部批准,井冈山师范学院、井冈山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井冈山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组建井冈山学院,同时筹建井冈山大学。2004年5月18日,中共江西省委宣布了井冈山学院的领导班子。2007年8月和9月,国家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分别批准井冈山学院更名为井冈山大学。2007年10月28日,举行了隆重的井冈山大学挂牌暨省部共同重点支持建设签约仪式。[3] 2办学条件编辑学科建设截止2014年4月,学校有江西省“十二五”高水平学科1个(生物学),省重点一级学科1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省重点二级学科3个(原子分子物理、物理化学、计算机应用技术)。[4] 师资力量学校建筑(13张)截止2014年4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092人,具有教授等正高职称教师128人,副教授等副高职称教师41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70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634人(其中在读博士研究生75人)。2名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5名教师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1名教师当选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管理学部委员,1名教师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3名教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14名教师入选“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3名教师入选“江西省青年科学家(井冈之星)”培养对象,4名教师入选“赣鄱英才555工程”计划。有省教学名师9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9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38人。学校先后聘请了王梓坤院士、游效曾院士、戚正武院士、赵其国院士、李家明院士等100余名国内外知名学者为兼职或客座教授。有70多位教研人员被同济大学、南昌大学等10多所高校聘为博士生导师或硕士生导师,指导了11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图册资料来源[5] )院系机构院系设置序号学院名称系别名称01井冈山大学政法学院政法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室、社会工作教育中心02井冈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03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历史系、新闻系04井冈山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亚欧语言系、公共外语教学部05井冈山大学商学院经济学系、工商管理系06井冈山大学数理学院数学系、物理系07井冈山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系、生物医学工程系08井冈山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系、土木工程系09井冈山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化学工程系10井冈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命科学系11井冈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信息工程系、计算机科学系12井冈山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系13井冈山大学医学院医学系、中医学系、口腔医学系、药学系、基础医学教学部14井冈山大学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系、中医学系、口腔医学系15井冈山大学护理学院护理系16井冈山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美术系17井冈山大学体育学院体育系、公共体育教学部18井冈山大学国防生学院国防生学院19井冈山大学培训学院培训学院20井冈山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6]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急救、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等功能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省直医院。始建于1974年,位于吉安市中心城区。截至2012年2月,医院占地面积近16亩,医疗业务用房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2亿元,编制病床位1510张,医院内设30个临床科室和13个医技科室、20个职能科室。[7] 井冈山大学档案馆井冈山大学档案馆于2005年8月独立设置,为正处级建制。据2014年4月档案馆官网显示,档案馆共有专职工作人员4人,其中馆长1人,具有副高职称1人,中级职称1人。档案馆面积约300余平方米;其中库房面积约 200平方米,办公用房约100平方米。学校档案馆按学校发展不同的历史阶段建立了6个全宗,有馆藏案卷20000余卷(册),6162件,实物档案834件,照片档案5000余张。[8] 井冈山大学网络中心井冈山大学网络中心是负责学校计算机校园网规划、建设、运行与维护的管理与服务部门,是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据2014年4月官网显示,网络中心有工作人员8名,主要负责校园网络主干网的运行管理和升级改造及学校网站建设,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完善的网络服务及良好的网络环境。[9] 井冈山大学图书馆井冈山大学图书馆创建于1958年,1963年停办,1977年复馆,1982年4月更名为吉安师专图书馆,2004年5月原井冈山师范学院图书馆与原井冈山医专图书馆、原井冈山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合并更名为井冈山学院图书馆,2007年10月恢复为井冈山大学图书馆。复馆30余年来,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图书馆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自1984年迄今,图书馆一直是江西省高校图工委常务馆之一。图书馆有馆舍面积13340平方米(其中校本部总馆6740平方米,医学分馆6600平方米)。[10] 教学建设质量工程截止2014年4月,学校有4个国家特色专业,7个省级学校建筑(15张)特色专业,3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6个省级教学团队。学校有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1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20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有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10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园,45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学校建有各类教学实习基地290多个,有三级甲等附属医院1所。国家特色专业:生物科学、汉语言文学、化学、音乐学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社会工作省级特色专业:旅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英语、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心理学、体育教育省级教学团队: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团队、政治经济学教学团队、工程力学教学团队、生态环境与资源教学团队、临床医学专业基础主干课程教学团队、经济学专业教学团队省级精品课程:语言学概论、区域经济学、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无机化学、生态学、植物学、动物学、大学物理、田径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训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生物学实验中心、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物理实验中心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英汉语比较、分子生物学、系统解剖学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生物科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合作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对外交流学校积极推进校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与同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国内知名高校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十多个国家的20多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每年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出国进修、访学、参加学术会议等,选派学生赴国内外高校交流学习。[4] 教学成果学校连续多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评为学校夜景(12张)“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井冈山的红色传说”采风活动等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学生社团“爱心社”被评为“全国社区青年志愿者活动先进单位”和“全国百万青年志愿者助残行动先进集体”。学校连续四年参加由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主办,中央电视台承办的“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校园文艺汇演,获得各界广泛好评。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艺术展演、江西省全民运动会、大学生运动会等国家级和省级竞赛中斩金夺银,取得优异成绩。[4] 注:图册资料来源[11] 3学术研究编辑学术成果2005年至2014年4月,学校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大专项四大类国家级项目共106项;获省部级科研项目841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33项。2011年至2014年4月,全校教师共发表论文788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542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406部。[4] 注:图册资料来源[5] 科研平台截至2014年4月,学校建有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红色文化研究与传承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江西省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分中心1个(循证医学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井冈山大学分中心),省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江西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软科学研究基地),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井冈山研究中心[一类]、庐陵文化研究中心),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1个(社会工作硕士);省重点实验室2个(配位化学实验室、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实验室),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1个(生态环境与资源实验室)。[4] 吉安市市级重点实验室序号实验室名称序号实验室名称01化学结构分析重点实验室02医药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03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重点实验室04生态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吉安市市级工程研究中心序号研究中心名称序号研究中心名称01数控机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02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03液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04吉安市仿生包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校内设独立性科研平台序号科研平台名称序号科研平台名称序号科研平台名称01井冈山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02应用化学研究所03井冈山大学生态环境与资源研究所04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05机电工程研究所06高等教育研究所学校内设非独立性科研平台井冈山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井冈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井冈山大学新型低碳环保建材研究所井冈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井冈山大学神经退行性疾病与衰老研究中心井冈山大学红色资源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井冈山大学体质研究中心井冈山大学新闻与影视制作研究中心井冈山大学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科学中心井冈山大学水稻繁育研究中心井冈山大学区域规划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井冈山大学环境陶艺与公共艺术研究中心井冈山大学池田大作研究所--------------------------------注:科研平台资料来源[5] [12-14] 学术资源截止2012年12月,藏书165万余册(件),其中校本部藏书152学校总平面图[5]余万册;医学校区读者服务部藏书13万余册。基本形成以人文科学、教育科学和医药科学文献为主体,兼有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管理科学文献的多类型、多载体的综合性藏书体系。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与学科建设重点,结合我校庐陵文化和井冈山革命斗争史的研究特点,馆藏资源中重点对汉语言、中国古代文学、历史科学(含井冈山革命斗争史)、教育科学及临床医学科学文献进行配套建设。除中外文一般性图书外,校本部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还包括:古籍4万余册,包括《四库全书》(1500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1200册)、《续修四库全书》(1800册)等;年购印刷型报刊近1800余种;音像资料5300余件;有各类数据库30余种。其中中文数据库有《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台湾科学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银符数据库》、《北大法意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数据库》等;外文数据库有《Emerald》数据库、《国道外文数据库》、《SpecialSicDBS外文数据库》、《NSTL外文期刊数据库》、《EMB Guideline》、《Wiley Cochrane library》等;电子图书库有《超星数字图书馆》、《书生电子图书》、《九羽电子图书》、《方正数字图书馆》、《中国数字图书馆》、《外文数字图书馆》等,合计53.4万余册;自建数据库有《庐陵文化文献资源数据库》、《宋代庐陵文化名人研究数据库》、《随书光盘库》。[10] 4校园文化编辑校徽释义这是一座名山,绵延不绝,传承井冈精神;校徽[15]这是一团火焰,星星之火,点燃心中希望;这是一弯赣江,奔流不息,滋润学子心田;这是一行白鹭,展翅翱翔,濡沐节义文章;这是一艘航船,乘风破浪,输送国家栋梁;这是一座书山,诲人不倦,攀登科学高峰;这是一条跑道,拼搏进取,奔向灿烂明天。[15] 社团组织校级学生社团名单类别社团名称理论研究类井冈山精神研究会学术科技类外国语协会心理协会数学建模协会创业者协会电子创新协会机械创新协会演讲与口才协会雨丝文学社法律爱好者协会网络协会电脑爱好者协会计算机与信息安全协会激云学社化工创新协会土木协会管理者协会社会公益类知青学社三农学社兴趣爱好类旅游爱好者协会军事爱好者协会棋牌协会剪纸协会集邮协会书法协会中国画协会音乐爱好者协会动漫协会手工制作协会舞蹈协会摄影爱好者协会器乐协会手机爱好者协会户外运动协会篮球爱好者协会中医药爱好者协会轮滑协会跆拳道协会漂移板社化学爱好者协会该看红楼梦协会定向运动协会建筑结构模型协会花卉协会舞龙舞狮俱乐部李阳疯狂英语俱乐部街舞协会单反爱好者协会武术协会创意与实践社团
>
网站首页  |  高考报考  |  职业生涯规划  |  课程辅导  |  出国留学  |  自助招生  |  成功案例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17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 IE6.0 以上浏览器 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 吉ICP备16007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