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林业大学
211
当前位置:东北林业大学 > 院校主页
院校分数线

黑龙江  

年份 招生批次 最高分 最低分 录取数
2015 本科一批A段 569 535 9
2014 -- -- 9
2013 -- -- 9

学校地址:

黑龙江哈尔滨市动力区和兴路26号

招生办电话

0451-82190346 、82192351

  • 院校介绍
  • 同省院校

介绍:东北林业大学创建于1952年,是在浙江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和东北农学院森林系基础上建立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局共建、教育部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211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地处我国最大国有林区的中心——哈尔滨市,校园占地136公顷,并拥有帽儿山实验林场(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凉水实验林场(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教学、科研、实习基地,总面积达3.3万公顷。学校是一所以林科为优势,以林业工程为特色,农、理、工、经、管、文、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现设有研究生院、17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有63个本科专业,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0个种类33个领域的专业学位硕士点。拥有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1个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群、7个黑龙江省重点一级学科。有国家计委、财政部和教育部联合批准的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学)。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校,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学校。学校现有各类在校学生3万多人。自1952年建校以来,已向国家输送各类毕业生10万多人。现有教职员工2697人,其中专任教师1255人(教授292人、副教授51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双聘院士6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3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名,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6名,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4名,“新世纪百千万工程”人选6名,龙江学者特聘教授9名、讲座教授3名,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5名。近年来,有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省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7人,省级优秀教师6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和省级模范教师5人。2007年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学校拥有优良的教学科研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有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台站(帽儿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生物资源生态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有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有森林植物生态学、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东北油田盐碱植被恢复与重建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5个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7个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有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个国家林业局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1个省中试基地,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研发推广中心;有东北林业大学大庆生物技术研究院、植物资源生态与分子工程研究院、国家林业局猫科动物研究中心等48个研究机构;有帽儿山实验林场、凉水实验林场等8个校内实习基地和214个校外实习基地。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高级专门人才和一批留学生,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政协副主席、省部级领导、商界精英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的专业人才、管理人才和创业人才,为我国的林业建设事业、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留学生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7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近年来,学校每年有100多位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与港澳台地区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合作研究、访问和考察;每年有100多位教师赴国外攻读学位、进修、访问、科研合作、参加学术会议等。学校是承担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学校,每年与美国、法国、芬兰、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友好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交流项目,每年积极选派学生公费出国(境)外攻读学位。自“十一五”以来,学校获得各级科研成果奖励430多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中国林学会梁希奖50项、省部级奖励113项(其中一等奖20项),获得国家专利490多件。学校连续14年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称号,1999年至今连续被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先后两次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1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近年来,学校还先后被评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全国“三育人”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绿化模范单位、黑龙江省“十佳和谐校园”、黑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先进集体、军警民共建共育先进集体、黑龙江省学生工作先进集体,连续15次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学校秉承“学参天地、德合自然”的校训,继续坚持和丰富办学特色,到2022年(建校70周年)使学校综合实力稳居国内同类高校前列,到2032年(建校80周年)努力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到2052年(建校100周年)努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林业大学。学生信息:学校现有各类在校学生3万多人。自1952年建校以来,已向国家输送各类毕业生10万多人。专业信息:植物学,生态学,森林工程,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保护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实验室:有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台站(帽儿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生物资源生态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有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有森林植物生态学、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东北油田盐碱植被恢复与重建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5个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7个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有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个国家林业局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1个省中试基地,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研发推广中心;有东北林业大学大庆生物技术研究院、植物资源生态与分子工程研究院、国家林业局猫科动物研究中心等48个研究机构;有帽儿山实验林场、凉水实验林场等8个校内实习基地和214个校外实习基地。教师信息:现有教职员工2697人,其中专任教师1255人(教授292人、副教授51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双聘院士6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3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名,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6名,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4名,“新世纪百千万工程”人选6名,龙江学者特聘教授9名、讲座教授3名,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5名。近年来,有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省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7人,省级优秀教师6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和省级模范教师5人。2007年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著名教师信息:马建章1937年7月20日出生,辽宁省阜新人。1960年毕业于东北林学院。东北林业大学教授。长期从事林业工程管理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结合我国国情首次提出保护、驯养、利用野生动物管理方针。提出并创立“濒危物种的管理、生境选择与改良、环境容纳量”等理论,奠定了我国野生动物管理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理论基础。主持调查规划和设计了我国第一个“开放国际猎场” 和“湿地自然保护区”以及“中国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人才培训中心”等,为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濒危动物的种群扩大与人才培养开辟了新的途径。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坚 李坚,教授、博士生导师、木材科学与技术学科带头人,兼任国际木材学会联合会(IAWPS)执行理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林业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农林工程教指委副主任暨林业工程分指委主任委员、黑龙江省欧美同学会副会长、黑龙江省博士学术研究会副理事长暨林业委员会理事长等职务。从事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和科研,积极倡导木材科学与相关学科交叉融合,关注学科发展的迫切需要和生产实践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注重以科学研究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主持完成19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重大科技效益奖1项,省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二等奖7项;授权发明专利6项;共出版著作19部,发表论文278篇(被收录SCI-22、EI-42、CAB-105、CSCD-108),论著共被他人引用2501次。先后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国家人事部授予“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被评为“七五”、“八五”期间科技成果推广先进工作者,获全国优秀林业科技工作者、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省留学回国人员报国奖,2004年被授予何梁何利基金会“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唐守正 唐守正同志是我国著名森林经理学家、林业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政府特贴获得者。1991年,荣获国家教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硕士学位称号,2000年度被评为“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 唐守正同志长期从事森林调查、森林经理、森林数学及计算机数学模型技术在林业中应用的研究,先后取得8项科研成果,出版2部专著,1部译著,发表论文50余篇。他主持的“林分动态模型及模型技术研究”,提出了全林整体生长模型的概念及模型相容性原理,创立了林分生长模型的理论。他主持我国南方人工林集约经营管理技术研究,提出了森林资源管理由决策、信息和实施三个反馈环组成的管理技术,提出定量评价经营措施的方法,使这些关键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把我国森林经理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该项成果获1995年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主持完成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林业中的应用及IBM-PC系列程序的研究”,首次系统地把近代数量分析方法引入中国林业生产和科研及教学中,对林业生产、科研和教学产生了巨大的作用。该项成果荣获1991年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他主持的部重点课题“全国用材林资源发展趋势的研究”,提出了预测大面积森林资源动态的广龄转移矩阵模型,并首次进行了我国用材林资源及发展趋势的预测,该成果1986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他主要参加并起关键作用的“用于森林资源调查的卫星数字图像处理系统”荣获1988年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8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他主持的”航空照片数量化回归森林蓄积调查方法研究“,提出了直接利用航空照片估测小班蓄积量的数量回归方法,被广泛应用。由于他为科研事业和科研建设做出贡献,1990年被国际数学会列入世界数学家名录。 唐守正同志1963年毕业于北京林学院,1985年获北京师范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86年完成加拿大新布瑞斯克州立大学林学博士后研究。回国后,担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林业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农学会数学分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林学会森林经理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林学会计算机分会常务理事、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点击展开全文)
官方网站
  • 学校类型:大学
  • 学科类型:林业
  • 隶属于:教育部
  • 大学实力
       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点/硕士点/专业学位点(综合实力:B)带*者为第十次增列学位点国家重点学科植物学;生态学;森林工程;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保护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生物学;机械工程;林业工程;林学;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生物学;林业工程;林学;农林经济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思想政治教育*;机械设计及理论;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马克思主义理论*;生物学*;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林业工程*;农业资源利用*;林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二级学科硕士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统计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设计艺术学;应用数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计算机应用技术;城市规划与设计;结构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应用化学*;制浆造纸工程*;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环境科学;食品科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特种经济动物饲养;药物化学*;生药学;行政管理*;专业学位点风景园林硕士工程硕士工业工程;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林业工程农业推广硕士林业;农村与区域发展;农业机械化
>
网站首页  |  高考报考  |  职业生涯规划  |  课程辅导  |  出国留学  |  自助招生  |  成功案例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17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 IE6.0 以上浏览器 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 吉ICP备16007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