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地址:
宝山区上大路99号
招生办电话
介绍:上海大学是国家“ 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现任校长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伟长教授,党委书记是于信汇教授、常务副校长是周哲玮教授。上海大学现有23个学院、1个直属系土木工程系,有67个本科专业、131个硕士学位授予点、14个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点、7个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点、1个MBA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5 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还有 12 个自增列二级学科博士点、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专任教师、科研人员近3000人,其中教授410余人,副教授870余人,其中包括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11人,博士生导师200多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1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06名。今年另新增2个国家重点学科。现共有冶金钢铁、机械工程、流体力学、社会学等4个国家重点学科。上海大学是上海市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2003年10月,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现有全日制学生3万余人,其中本科生近2万7千余人,博士生、硕士生近8000人。另外,有在校各类成人教育学生近2万人,外国留学生2000余人。上海大学科研实力在全国高校中处于先进水平。现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各种研究所、研究中心 100多个。学校近五年科研经费一直位于全国高校前20位,2003年科研经费为3.3亿,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1000多万,文科科研经费也突破1000万。学术论文国际三大检索(SCI、EI、ISTP)收录的论文数近五年一直位于全国高校前30位。上海大学科技园现有在孵化企业25家,2003年销售收入达16亿元。上海大学开展了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迄今,已与日本早稻田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英国利兹大学、法国巴黎二大、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等几十所国外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与此同时,学校不间断地派遣教师出国进修、考察和学术交流。学校现有外国留学生1300余人。上海大学通过“ 211工程”和新校区建设,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现校园占地16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89万平方米。图书馆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馆藏图书357万册,期刊4000余种,包括外文期刊700余种,还有几十种网络和光盘数据库。校园通信光缆联接三个校区以及所有大楼,建成了较完整的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学校体育场馆容量大、设施先进。学校还建成了一批先进的基础教学实验中心和多媒体教室。上海大学研究生培养教育,始终坚持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坚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努力使研究生成为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采取推荐优秀本科生直升研究生、优秀硕士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和硕博连读等改革举措,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我校将继续采取提供多种形式助学贷款、奖学金及校内兼职等措施,努力改善研究生的生活待遇和学习条件,尽最大可能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接受研究生教育。上海大学一贯重视党的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1998年,荣获全国“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称号。1994年以来,学校已连续5次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并且是全国绿化模范学校。上海大学已制定了学校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提出了更高的奋斗目标,即发扬自强不息精神,构建绿色、文明、信息化校园,建成与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地位相适应的高层次人才教育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成为国内一流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生信息:现有全日制学生3万余人,其中本科生近2万5千余人,博士生、硕士生近8000人,在校各类成人教育学生2万余人。专业信息:23个学院、1个直属系、67个本科专业、131个硕士学位授予点、14个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点、1个MBA授权点、47个博士学位授予点、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力学、冶金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数学、材料科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等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实验室:“上海大学新型显示技术及应用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根据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要求,结合上海大学建设“国内一流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而立项建设的集信息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机械电子等多学科融合的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的建设将立足新型显示材料和器件的研究,发展并完善显示相关技术,注重显示器件所需的新型封装材料和工艺及可靠性、显示器件驱动芯片设计与制造、显示系统的信号处理技术和面向市场的产品开发、系统集成、人才交流和产业化基地的培育。 实验室按照“开放、流动、合作、竞争、国际化”的运行机制运行,依托上海大学“电子信息材料”、“通信与信息系统”以及“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三个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从国内外知名科学家中选聘组成,是实验室的学术指导机构。实验室管理委员会由上海大学主管校领导、职能部门和相关学院负责人组成,负责指导、监督和审查实验室的行政管理工作。 目前实验室下辖四个研究中心:“上海大学OLED研究中心”、“上海大学微电子研究开发中心”、“上海大学数字视频与多媒体技术研究中心”和“上海大学中瑞联合微系统集成技术中心”,在相关领域已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在新型显示材料和器件研究及应用集成技术、数字视频与多媒体方面处于国内领先的地位。教师信息:上海大学现有专任教师、科研人员近3000人,其中教授410多人,副教授870余人,包括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11人,博士生导师200多人,国家级有突出责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1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06名。著名教师信息:黄宏嘉院士,现任上海大学名誉校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黄宏嘉教授1944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电机系,1949年毕业于美国密西根大学研究生院,获理学硕士学位,旋即回国于1950~1979年先后任北方交大、中科院电子所、光机所教授、研究员。 1979~1987年任上海科技大学副校长、校学术委员会主任,1980年当选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1987年任上海科技大学名誉校长,1989年被聘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磁学科学院院士,1991年被授予美国欧罗理工大学名誉科学博士,1994年任上海大学名誉校长。 黄宏嘉教授是我国著名微波与光纤专家。在物理学报、电子学报、数学学报等及国际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专著6部,其中“微波原理”、“耦合模理论”、“光波导科学”等是奠基性经典著作。黄宏嘉教授先后主持了数十项科研项目,我国第一根单模光纤传输线在他主持下诞生。 1981年美国纽约理工学院出版了他的《耦合模与非理想波导》论文选集。1984年,荷兰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专著《耦合模理论》。1994年研制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8种特种光纤。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授予他重大贡献奖(个人奖),1982年获IEEE MTTS主题论文奖。 1986年上海市人民政府给予他记大功奖励,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个人奖),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名),1988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一名)。1994年获全美仪器学会杰出论著奖。 1998年获香港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990年以来获美国发明专利3项,新的专著;非常不规则纤维光学中的微波方法;(副标题;特种光纤原理),已在1998年由美国John Wiley & Sons出版。
高考报考
高考报考描述内容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描述内容
个性化辅导
个性化辅导描述内容
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描述内容
出国留学
出国留学描述内容